歡迎進入寧夏力豐農機制造有限公司網站!
常見問答

130 3794 9593
157 0953 1361

常見問答

網站首頁 >常見問答

導致問題的原因

作者: 發布時間:2021-12-09 點擊:483

摩擦磨損
    農業機械在使用時難免會出現磨損現象,尤其是零部件。零部件磨損后,尺寸大小、形狀、零部件之間的契合度等都會發生變化,質量也會受到影響,因此就會影響設備的整體性能,進而影響機械的正常運行。在農機使用過程中,出現的磨損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。
    (1)磨料磨損。磨料磨損是指農機在工作過程中,零部件和比較硬的磨料之間發生摩擦,導致零部件表面出現磨損。
    (2)粘附磨損。農業機械一般由很多零部件構成,零部件之間是無縫連接,在使用過程中,會由于零部件表面局部接觸導致零部件壓力過大或溫度過高,使零部件出現斷裂或表面粗糙的現象,如果兩個零部件之間粘結嚴重,會導致農業機械無法正常運行。
    2.2零部件腐蝕
    農業機械的零部件一般是由金屬材料制成,所以,機械放置時或在使用過程中,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被腐蝕,比如水、空氣等。一般情況下,主要是零部件在空氣中,與酸、堿、鹽的水溶液發生化學作用,導致零部件損壞,例如,機械設備停放在室外,在多雨水天氣,常被雨水淋濕而腐蝕,或氣候潮濕、空氣濕度大時,金屬部件也易與潮濕空氣發生化學反應,從而導致零部件生銹。

     2.3零部件的疲勞損壞
    農業機械都是有使用年限和疲勞極限的,短則三五年,長則八九年。一旦機械設備的使用年限超過這個期限,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,嚴重時會發生故障,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。
    農業機械在使用過程中,零部件是處于交變循環荷載作用力之下運行的,如果交變應力或循環工作次數過多,超出零部件所能承受的疲勞限度時,零部件就會損壞,初期會出現裂縫,在機械持續運轉過程中,裂縫不斷張開、閉合,久而久之就會斷裂,導致機械無法正常運行。例如,農用收割機的收割齒輪、滾動軸承表面在機械使用時間過久后出現的麻點、凹坑等,就是零部件疲勞損壞導致的。
    2.4違規操作
    由于農業機械具有現代化、專業化和智能化的特點,所以,在使用過程中,由于操作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,不了解具體的操作步驟或注意事項,出現違規操作現象,會導致機械出現故障、使用年限縮短。
    另外,對機械的保養工作不到位。農業機械平時一般都是閑置,在農忙時節才會被使用,農忙時節機械長時間超負荷運轉,很容易出現故障。